我們說帆船是可持續的生活方式,不僅可以是一份運動,也可以是未來旅行、社交、生活的載體。
那麼如果不想只是在船上拍個照、打醬油的話,那麼帆船和任何運動一樣,你想進步提高,就要多多練習。特別是入門班一般就4天到6天,學習的時間很短,讓你可以摸到船的時間也不是很長,你需要找機會多練習,才能提高。
那麼在接觸了帆船的新鮮勁頭過後,我們應該到底怎麼來制定自己的帆船學習計劃呢?
通過小帆船或大帆船學了入門課程後,打下了基礎,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目標和實際情況來給自己制定相應的進階計劃。
- 求地利:看地理條件和生活城市的機會

學帆船的地方,一般分佈在湖裡,河裡或海邊。小帆船對水域的深度,可以玩船的水域面積不需要很大。因此小帆船可以在很多地方玩。提供學習、練習和比賽的小帆船俱樂部也會比較多。
大帆船對水域的水深,可玩船的水域面積大小,要求比較高。一般需要比較寬的河道、湖、海和港口裡玩。
你要是通過小帆船或大帆船學了入門課程後,打下基礎,就看你自己的目標是什麼,或你居住工作的地方能提供什麼機會給你練習。
2. 人和: 沒船沒時間?找人一起玩!

如果本身自己沒有船,也沒很多時間,
那麼參加俱樂部的比賽會是不錯的選擇。
小帆船可以自己一個人玩,找不到同伴和你一起,單人小帆船就是非常好的選擇。玩單人小帆船的好處就是,讓你更獨立,因為什麼都是你自己一個人需要搞定,讓你逼着自己快速的去提高。一個人獨自駕船,可以練習提高對航向,對迎風、順風對你的舵感,重量在船的不同位置分配和航線路線選擇的提高會非常有用。
大帆船比賽一般都是團隊分工合作,能找到一班志同道合能玩到一塊的朋友也是很美好的事情。剛開始比賽,對技術沒有要求那麼高的職位,一般是前撩手。比賽的船上最少有二個前撩手,你可以從這個職位開始。主撩手,鍵盤手和舵手的要求,一般需要對帆船知識很全面才能勝任。你有了全面知識後,體力力量不是很好,那麼鍵盤手也是不錯的選擇。前甲板手,一般需要身手敏捷,可以快速反應,特別是打有球帆的比賽,對前甲板手和鍵盤手,舵手的要求非常高。
3. 盡天時:不畏天時,終身學習。

帆船提高需要多問為什麼,要多動腦。實操時,比如教練或前輩告訴要如何操作,就要去多問為什麼要這樣操作,背後的原理是什麼,然後養成好的動作標準習慣。任何可以更安全、更快、更省力、更靈活移動的,都是要在入門時,養成好習慣。
帆船是唯一一項對體能要求沒有那麼高的運動,所以可以玩到70多歲的人很多。我自己就是個例子,40歲後才學的帆船,也能考上英國皇家遊艇會RYA的教練。自己在這之前曾經做個老師,做個銷售工作,是個企業的會計。多年來一直堅持的運動是打羽毛球,然後很喜歡戶外運動,喜歡旅遊。是個潛水愛好者。在自己在學習帆船的過程中,我發現帆船是一項對智力、常識要求高於體能的運動。這也是我喜歡它的原因。它和室內運動不同的地方,就是你每次玩的都會不一樣,因為每一天大自然中的風力,風向,海況它都是不一樣的。需要你玩之前要計劃好,這樣你才能玩的安全而且進步快。
喜歡休閑帆游型的朋友,想為以後帆游遠航做準備的。你就要找機會,多去參加不間斷的長航。在這個過程中,你知道長航是怎樣的,積累知識和技能,有了經驗後,你也會對船有進一步的了解,為以後選擇合適自己的船打基礎。我記得我當初給我自己設了個6年計劃。為什麼是六年呢,在學習之前查了很多資料,和看了一些有關航海的書和航海人的自傳。發現很多西人他們一般都需要6年時間去實現他們的航海夢,因此也給自己定了6年的時間。我每年給自己定一個目標,不斷的去提高自己,一年一個腳印,去實現自己的航海夢。
有航海夢的,還需要有一定的英文能力。當你去不同國家,需要查資料,找有關港口的,航線,天氣。和當地人溝通都需要有一定的外語能力。更不用說安全方面的用電台和不同國家的海岸防衛機構溝通。用我自己的經驗來講,我覺得自己英文基礎很不錯的。我出國前是個英文老師,有一定的英文基礎,也是在澳洲工作學習多年。但是當我學習帆船時,它的術語非常的多,剛剛學那會,頭都大了。後來也是堅持不斷的反覆學習,才慢慢過了門檻。一旦入門後,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你面前展開,多姿多彩,讓你知道,原來還可以這樣去生活,這就是帆船航海的魅力了。
萬事開頭難,
只有下定決心,
開啟第一步,
堅持下去就一定有收穫!
更多帆船資訊掃碼關注
Journey By Sail 帆游
悉尼精通中英文RYA帆船教練,
為你提供悉尼中文帆船入門以及船長課程,
帶你帆游探索。